陈颙院士
陈颙,男,汉族,1942年12月出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第七届科技委主任。
1965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用地震波探测地下结构和状态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环境、能源和减灾方面的潜在应用。近年来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地震雷达 - 用可控震源和地震台阵编绘华北地下三维地图,同时发展城市地球物理学的分支学科。
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专著有:"The Tangshan Great Earthquake of 1976 - an Anatomy of Disaster"、"Seismic Hazard and Risk Analysis: A Simplified Approach"、"岩石物理学"、和"分形几何学"等。陈顒先后担任地球物理所所长(82-86),国家地震局副局长(86-96)。担任过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的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委员会主席,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国际地震中心(ISC)执行理事。现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常务副主编,《Natural Hazards(荷兰)》编委,《中国地震》主编,《地球物理学报》和《地震学报》副主编。
省级地震局
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海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直属单位
地球所
地质所
地壳所
预测所
工力所
台网中心
搜救中心
震防中心
地壳工程中心
物探中心
一测中心
二测中心
防灾科技学院
出版社
机关服务中心
国内外相关网站
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
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
国际地震中心(ISC)
全球地震台网(GSN)
美国数字宽频带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S)
IASPEI强地面运动委员会(SHR)
瑞士地震服务中心(SED)
强地面运动观测系统组织委员会(COSMOS)
欧洲地震观测与研究实验室(ORFEUS)
国际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
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CEER)
美国哈佛大学地震学信息网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学研究所(ERI)
德国格拉芬堡地震台阵地震中心观测站(SZGRF)
德国GEOFON项目
法国GeoScope项目
美国地球透镜(EarthScope)计划
美国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PTWC)
美国西海岸及阿拉斯加海啸警报中心(WCATWC)
美国地震学会(SSA)
美国国家地震台网(USNSN)
美国地震信息中心(USGS)
瑞士地震服务中心
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
美国国家高级地震监测系统(AN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