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地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针是什么?
地方地震工作是由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直接领导,主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列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及地方财政预决算管理的地震工作,属于当地社会防灾公益事业,承担地区性防震抗震工作。地方地震工作致力于地震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全民族防震意识,最大限度地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群测群防的内容,随着历史的进程和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思想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有相应的改变。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明确了新时期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工作任务,地震系统承担了相应的职能,因 此,群防也就必须相应地赋予新的内容,如增加社区地震应急指导和乡村房屋抗震设防指导等内容。
按照建立健全三大工作体系的要求,新时期群测群防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前兆测报
开展地震前兆监测,特别是严密监视和收集动物习性、地下水、地声、地光等宏观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地震部门汇报,发挥群测在短期和临震预测中的作用。
2.震情、灾情速报
震后,及时收集震情、灾情,随时向上级政府及地震主管部门汇报,并协助地震主管部门搞好地震灾害调查工作。
3.防震减灾宣传
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特点,有针对性地向社会宣传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常识。
4.社区地震应急
平时组织做好地震应急的准备工作,提高社区自防、自救、互救能力;震时、震后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避震、自救互救和抢险工作。
5.乡村房屋抗震设防指导和监督
宣传房屋抗震知识,推广乡村房屋抗震设防标准,开展乡村房屋抗震设防指导和监督,引导农民建造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住房。
其中地震前兆测报震情、灾情速报内容属于群测工作范围,防震减灾宣传、社区地震应急、乡村房屋抗震设防指导和监督内容属于群防工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