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球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傅承义先生,曾著有《地球十讲》(科学出版社,1977),颇得青少年喜爱。就是我们这些地球物理学“科班”出身的专业工作者,因为该书论述严谨,文笔流畅,亦爱不择手,引为楷模。
我是北京大学物理系56级暨地球物理系62届的毕业生,我们班同学作为傅先生的学生,把从事地球物理事业和宣传普及地球物理知识作为我们终生的目标。1986~1998年,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地球物理学概论》。该书1987年出版,次年再版。我个人有幸在1982、1983、1984年三届全国青少年地震科学夏令营活动中,应邀给青少年朋友作地球物理知识科普报告。我利用这个机会,以傅先生《地球十讲》的基本内容为基础,编写讲稿。1984~1985年,又以“话说地球”讲座形式,整理成文,在原《中国地震报》上连载。后获中国地震局最佳科普作品奖。
退休后,大约从2000年开始作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的成员,给青少年朋友们作科普报告。2003年,完成面向中学生的科普报告《地心之旅》(PPT)。后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完成《话说地球》(PPT)。
2005年,中国地震局把《地球物理学概论》一书列为地震监测台网培训系列基础教材之一。我考虑到地震台的工作人员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不同的监测任务,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出了一册“简明本”。并应台上同事要求,把“普及本”《话说地球——地球物理知识十讲》附于文后。
这个普及本,想从大的时空尺度上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地球。普及本与简明本内容呼应,为此拟定以下十个题目:
·何来何去(地球起源)
·四十六亿(地球年龄)
·空中陀螺(地球自转)
·似梨非梨(地球形状)
·高山有根(地球重力)
·震波妙曲(地球分层)
·炽热核心(地球内热)
·神秘磁力(地球磁场)
·传输巨带(板块构造)
·动荡大地(地震活动)
这里的每个题目,反映地球物理学一个方面的工作。要用简单的篇幅,将一个学科的各个方面介绍给大家并非易事。我尽力而为吧!鉴于自己的理解定有不当之处,我本着以文会友,共同探讨的态度,抛砖引玉,欢迎批评。让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和探讨这门既古老又新兴,既基础又前沿,既有深厚理论又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具有着无限生命力的地球科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