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08时58分55.2秒 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北纬3.9,东经95.9) 发生8.7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给印度洋周边国家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2005年6月26日中新网电,据路透社报道,各国政府和卫生官员提供的数据表明,印度洋海啸遇难失踪人数为232010人。
以下是各受灾国遇难和失踪人数:
孟加拉国:2人死亡
东非:164人死亡,139人失踪
印度:12407人死亡,3874人失踪
印尼:131029人死亡,37000人失踪
马来西亚:69人死亡,5人失踪
马尔代夫:82人死亡,26人失踪
缅甸:61死亡
斯里兰卡:38940人死亡
泰国:5395人死亡,2817人失踪
总计:188149人死亡,43861人失踪
政府和国际机构承诺为各受灾国家捐助69亿美元的援助,全球私人捐金额则达到至少45亿美元。
以下是各国政府和民间援助金额的统计:
美国:政府捐助8.57亿美元,民间捐助14.80亿美元
澳大利亚:政府捐助7.39亿美元,民间捐助2.43亿美元
亚洲发展银行:捐助6.856亿美元
德国:政府捐助6.43亿美元,民间捐助1.61亿美元
欧盟:政府捐助6.09亿美元
日本:政府捐助5.40亿美元,民间捐助1.24亿美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3.41亿美元,民间捐助2.12亿美元
世界银行:捐助2.5亿美元
英国:政府捐助4.65亿美元,民间捐助6.63亿美元
荷兰:政府捐助3.09亿美元,民间捐助2.57亿美元
挪威:政府捐助1.757亿美元,民间捐助9570万美元
意大利:政府捐助2.04亿美元,民间捐助1.03亿美元
科威特:政府捐助1亿美元
西班牙:政府捐助9020万美元
中国:政府捐助8300万美元,民间捐助120万美元
丹麦:政府捐助7360万美元,民间捐助3820万美元
瑞典:政府捐助8700万美元,民间捐助1.31亿美元
西班牙:政府捐助6870万美元
芬兰:政府捐助6530万美元,民间捐助3800万美元
法国:政府捐助6520万美元,民间捐助3.22亿美元
比利时:政府捐助5060万美元,民间捐助5190万美元
台湾地区:政府捐助5000万美元,民间捐助1亿美元
韩国:政府捐助5000万美元,民间捐助4770万美元
奥地利:政府捐助5000万美元,民间捐助4140万美元
新西兰:政府捐助4700万美元,民间捐助7百万美元
沙特:政府捐助3000万美元,民间捐助1.01亿美元
爱尔兰:政府捐助2400万美元,民间捐助9800万美元
卡塔尔:政府捐助2500万美元
瑞士:政府捐助2380万美元,民间捐助1.10亿美元
新加坡:政府捐助4310万美元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捐助2000万美元
葡萄牙:政府捐助1060万美元,民间捐助500万美元
捷克:政府捐助930万美元,民间捐助800万美元
卢森堡:政府捐助680万美元
阿尔及利亚:政府捐助200万美元
巴林:政府捐助200万美元
利比亚:政府捐助200万美元
委内瑞拉:政府捐助200万美元
希2250万美元
土耳其:政府捐助130万美元
匈牙利:政府捐助120万美元
波兰:政府捐助100万美元,民间捐助130万美元
其它:政府捐助150万美元,民间捐助320万美元
总计:政府捐助69亿510万美元,民间捐助44亿6610万美元
海啸中死去的婴儿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班达亚齐清理遇难者遗体
⒈ 地震破坏人员与伤亡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特大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灾害涉及若干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以及若干个岛屿,造成约30万人死亡,成为近代史上最大的人员死亡灾害事件。
此次地震发生于印度洋板块向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弧俯冲的板块俯冲带上,由于印度洋板块由南西向北东俯冲,在俯冲带附近的海底形成几十米的强烈垂直位错,导致地震海啸。地震海啸强震发生后,又发生了7.0级以上强余震若干次,形成由南向北长度愈1000公里的破裂带和余震分布带,历史上沿该俯冲带和苏门答腊岛曾发生若干次强烈地震,也曾引发地震海啸。
⒉ 地震经验教训
印度洋8.7级地震海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除地震震级大、引发的地震海啸规模大等灾害自然原因外,灾前缺少基于高新技术的海啸预警系统、缺少足够的地震海啸危险性和危害性风险评估、缺少地震海啸应急备灾和公众防灾意识;灾时通讯中断、不能全面快速的获取整个灾区的灾情信息、受灾国家和当地政府救灾能力受到严重破坏,灾害范围大等是造成此次巨灾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