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17日凌晨3时01分,土耳其西部地区(北纬40.6度.东经30.0度)发生里氏7.4级强烈地震,已有1.3万人死亡,大批人无家可归,供电通讯中断.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以东110公里处的伊兹米特市(该市位于一条断层带上)阿达帕区域,地震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建筑物倒塌外;还使包括首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在内的一些地区发生大范围停电,并引发许多地方的交通混乱,震后共发生33次4级以上余震,最大5.3级。
地震共造成14095死亡,27234人受伤,上百万人无家可归或露宿在外。直接经济损失200亿美元。地震震中位于距首都伊斯坦布尔以东100千米处的伊兹米特市。震中伊兹米特市和亚洛瓦分别有20%和15%的楼房完全倒塌,另有25%的房屋严重破坏。地震灾区的供电、供水和通讯网络全部中断。蒂普拉什炼油厂区内的一个炼油塔在地震时倒塌,砸在旁边的3个储油罐上,先后引起30个储油罐中的7个起火,对方圆四、五千米内的建筑物造成极大的威胁。伊兹米特市主要街道两旁近500米的楼房几乎全部倒塌,成为一片废墟。萨卡利亚倒塌房屋7万栋,占全市建筑屋一半以上。该市大部分建筑物都是底层塌陷。震区生命线工程在这次地震中损失惨重。 ⒉ 地震经验与教训 1)防灾准备不足,救援工作不力。尽管土耳其政府早有统一的防震减灾应急预案,但形同虚设,在这次地震中仍表现出对防灾准备不足,震后采取救援措施不力,震后头两天人们只有采取自救和互救的方式抗御灾害,震后第二天,重灾区的一些村庄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援助。由于地震对政府建筑和人员造成的极大的破坏,故政府官员迟迟未能出面组织救灾工作,相反国外救援队伍源源不断进入灾区。 2)建筑质量低劣,人员伤亡惨重。自80年代开始,土耳其经济发展较快,不少建筑承包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差价而购买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并盲目追求建房速度,土耳其大批居民楼便是这样建成的,因而在这次地震中酿成大量房倒人亡的惨剧。违章建筑多,建筑物材料中掺有海沙(混有贝壳)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之一。 3)缺乏现代化救灾设备和技术。由于缺乏救灾手段、技术落后、设备不齐全,只能凭双手和铁锹挖掘压在废墟下的人员;或由于设备不符合救灾现场的需要而无法使用而延误了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