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震灾害  >  国内地震灾害
1974-05-11云南昭通地震
发布时间:2012-02-06 10:27:28         信息来源:    

 

   1974年5月11日,在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生了7.1级的强烈地震。云南省永善、大关、盐津、绥江等县和四川省的雷波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震区地质构造复杂,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和北东向的褶皱、断裂均较发育,其中以北东向构造近期最为活动,根据调查,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除了与北东向的高桥-元亨隐伏断裂的活动有关外,还与近东西向的盐津-丁木构造带和北西向的绥江-盐津构造带有关。震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部白云质灰岩,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石灰岩、玄武岩、砂岩、页岩等,尤以石灰岩和玄武岩分布最广。由于岩层节理特别发育,风化极为强烈,加上降雨较多,故为崩塌、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从而大大加重了地震灾害。

  震区位于滇东高原北部,为一强烈上升区,地形相对高差一般为500-1000米。岩石破碎,河流冲沟发育,切割强烈,沟深坡陡,河谷多呈“V”形,瀑布、跌水较多。一般地形坡度在30o-40o以上,比较平坦、宽阔的地面极为罕见。

  这次地震的地面破坏相当严重,突出的是崩塌、滑坡与滚石。地裂缝主要分布在极震区内以砂岩、页岩为主的低缓山梁上,多数与山脊走向一致,为张性地裂缝。

  崩塌与滑坡不仅毁坏了许多建筑物,而且堵塞了河流,冲垮了公路和大路,掩埋了农田。

  滚石现象在极震区和VIII度区出现较多。它毁坏农田、房屋,甚至击伤人畜。

  震区内居民点十分分散,房屋多建在山坡上,大都为毛石墙或夯土墙的一层带阁楼建筑,部分为穿斗木结构。崩塌、滑坡、巨大滚石所到之处,房屋均遭严重破坏。此外,建在山坡上的房屋,其地基为半填半挖,软硬不一,地震中既使未遭崩塌、滑坡等冲击,也多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倒塌、塌顶、倾斜,以及穿斗木结构房屋的拔、柱脚移位等破坏。

  

  

   

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8229777 Copyright 2011 中国地震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