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派出联合地震现场应急队奔赴震区,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地震现场工作,完成了此次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一、地震灾害损失
(一)人员伤亡
地震造成1人重伤,51人轻伤。
(二)灾区范围及人口
本次地震灾区主要涉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尼勒克县、巩留县、特克斯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轮台县、巩乃斯林场,塔城地区乌苏市、沙湾县,兵团农8师143团、农4师71团、72团、79团等共13个县市(团场)。灾区总面积约33360平方千米,灾区人口约55.25万人、11.05万户,房屋毁坏和较大程度破坏造成失去住所共计11.04万人,2.21万户。
(三)经济损失
本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9.90亿元。
1.房屋破坏
灾区的房屋结构主要有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土木结构房屋老旧失修,抗震能力差,破坏现象主要表现为纵横墙体交接处出现竖向裂缝,房屋局部基础下沉,墙体外闪倒塌等。砖木结构房屋以农民自建房为主,多为粘土砌筑,木质屋盖,许多房屋纵横墙体间无拉接、砌筑质量较差。此次地震中出现的普遍破坏现象为内外墙体交接处普遍出现竖向裂缝。砖混结构建筑物按照当地基本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经过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在本次地震中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未见明显破坏。
地震造成农村居民住房损坏6630427平方米(331521间、82880户),其中毁坏和严重破坏691782平方米(34589间、8648户),中等破坏和轻微破坏5938645平方米(296932间、74234户)。经调查统计,以上破坏房屋中不具备修复价值的1766964平方米(88348间、22087户),灾区民房间均20平方米,户均80平方米。
2.教育系统
地震造成新源县、巩留县、尼勒克县、新源县、特克斯县、和静县、轮台县、乌苏市、沙湾县和兵团农8师教育系统的房屋建筑损坏1173346平方米,其中毁坏和严重破坏106756平方米,破坏1066590平方米。
3.卫生系统
地震造成新源县、巩留县、尼勒克县、新源县、特克斯县、和静县、轮台县、乌苏市、沙湾县和兵团农8师卫生系统房屋建筑损坏978668平方米,其中毁坏和严重破坏40960平方米,破坏937708平方米。
4.公用房屋
地震造成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等房屋损坏8002平方米,其中严重破坏700平方米,中等破坏7302平方米。
5.水利设施破坏
灾区水利设施的主要震害为降雨引发山洪等地质灾害,冲毁闸口、桥涵、防渗渠、堤防、截流堤、进山桥。饮水工程主管道破裂,渠道边坡滑坡,部分槽身变形,护坡变形。水电站车间墙体开裂、蓄水池墙体受损,电站、输水渠道开裂漏水,水塔基础裂缝,桥涵桥墩变形下沉,桥面断裂,渠道混凝土压顶出现塌陷和裂缝。渠首裂缝、变形、基础塌陷;闸门变形,无法正常启闭,渡槽倾斜、混凝土开裂,连接部位错位,供水管道堵塞或错位。
6.交通系统破坏
灾区交通系统的主要震害为国道217、218线出现多处较大塌方; Y029线、山区道路、村级公路、涵洞出现水毁、泥石流、山体滑坡,道路受阻,无法通行。部分公路出现路面裂缝、路基塌陷、桥梁基础裂缝等。
7.市政设施破坏
地震造成和静县电力系统破坏、新源县和巩乃斯林场城关镇市内供水管线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漏水等现象,路灯损坏,乌苏市、沙湾县市政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8.农业、畜牧业经济损失
地震造成和静县,大棚倒塌165座,损坏165座,羊圈倒塌4260座,受损614座。新源县,大棚受损290座,受损棚圈3684座,其中2258座倒塌,牧道受损17.5千米。
9.其他损失情况
地震对和静县的和合矿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办公楼损毁严重,墙体不同程度的裂痕甚至扭曲变形,矿山井巷工程建设遭不同程度的破坏,风机、空压机等设备遭落石砸坏。新源县、尼勒克县、和静县、乌苏市、沙湾县的重要旅游景区的部分设施、房屋遭受地震损坏。
二、地震烈度分布
(一)烈度分布图
新疆自治区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6.6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二)地震烈度分布
震区主体位于伊犁盆地阿吾拉勒山南北两侧的巩乃斯河、喀什河河谷地区,宏观震中位于新源—和静交界处。极震区烈度为Ⅷ度。Ⅷ度区包括新源县那拉提镇与和静县巩乃斯乡,面积1129平方千米。Ⅶ度区西起新源县坎苏乡,东至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北自塔城地区乌苏市赛力克提牧场北,南至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北,面积7916平方千米。Ⅵ度区西自新源县喀拉布拉乡,东至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北自塔城地区乌苏市西大沟镇,南至和静县巴音乌鲁乡,面积3157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