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宫城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应日本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于13日早8点搭乘民航包机由北京飞赴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
中午11:20,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东京羽田机场,我驻日本大使程永华、日本外务省副大臣伴野丰到机场迎接。经双方协商,我救援队的救灾地点定在灾情较重的岩手县大船渡市。下午14:20,救援队搭乘日本自卫队直升机飞往花卷。18:00至花卷后改乘汽车,克服道路不畅等困难,前往3小时车程之外的大船渡市。晚9点,救援队抵达大船渡施救区域,立即分成2个行动小组,一组搭建营地,一组开展搜索救援行动。目前,救援行动正在紧张进行中。
日本强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高度关切。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同志立即从“两会”现场请假,回到工作岗位,连夜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紧急救援、新闻宣传等应对措施,并命令中国国际救援队做好出队准备。日本政府于12日晚7时正式请求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施救。
12日,周六,中国地震局机关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当晚,局机关办公大楼灯火通明。国际合作司联系外交部、驻日使馆,安排包机等事宜;震灾应急救援司集结队员及物资,准备启程;局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部门高速运转,做好新闻宣传等保障工作;搜救中心和机关服务中心认真做好信息保障和后勤保障等事宜。
13日凌晨3:30,中国国际救援队15名队员,在首都机场集结完毕。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同志带队,队员来自中国地震局、某部工兵团和武警总医院。大部分队员都参加过汶川、玉树、海地、巴基斯坦等多次国内外地震救援,具有丰富的救援经验。救援队携带搜索、营救、医疗和后勤等近4吨装备。在应对核泄露危险方面,也做了一定预防方案,并带有相关探测仪器,能保证救援队伍自身安全。
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玉辰、赵和平,以及总参、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武警总医院的领导在夜色中赶到机场为队员们送行。刘玉辰副局长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受中国政府委托,带着中国人民的关切之情前往日本。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日本发生的地震和海啸造成了严重人员和财产损失,中国人民对此深表同情。救援队要克服困难,竭尽全力,发挥专业化水平展开营救。尹光辉领队表示,尽管日本地震海啸救援难度很大,但我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这支拥有丰富中外震灾救援经验队伍的能力和作用。
此外,2月22日7时51分,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发生6.2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新西兰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由10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新,协助新西兰政府开展紧急救援和灾情评估工作。在我驻新西兰使馆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地震灾区现场行动协调中心的统一安排,我救援队与新西兰救援队密切合作,主要对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开展搜救及清理工作,共清理出8具遇难者遗体,并配合新方在灾区开展了灾害评估和房屋鉴定工作,得到了新方的高度评价。3月13日6时许,中国国际救援队完成新西兰地震灾区救援任务,顺利返回北京。刘玉辰、赵和平副局长,新西兰驻华大使出席了欢迎仪式。
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成立,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地震专业救援队伍。由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官兵、武警总医院医疗人员和中国地震局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共有480人。2009年11月,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联合国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国际重型救援队。成立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要求,先后成功开展了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尼、巴基斯坦、海地、汶川、玉树、舟曲等15次18批国内外救援行动,成功救出60名幸存者,医治40000余名伤病灾民,赢得各级领导、灾区政府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树立了中国作为负责国家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