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幸采访到二位巴基斯坦的四星上将,他们对中国救援队流动医院的评价很高,巴基斯坦三军总长瓦吉德上将用了三个“非常”来表述了自己的看法:“非常好的医生!非常全的药房!非常棒的设备!”
开诊短短5天半时间,我们流动医院接诊了3636名巴基斯坦患者。大家每天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工作,白天汗水一遍遍洇湿衣服,晚上睡在露天的地铺上,但每个人都面带笑容。勤劳乐观的中国军人令巴基斯坦当地驻军十分感动。不同军兵种的巴基斯坦军人不断来到营地参观慰问。
今天上午当地时间11:30,巴基斯坦海军总长诺曼.巴希尔上将来到中国流动医院。医疗队副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彭碧波向巴希尔上将介绍了流动医院的基本情况,巴希尔上将饶有兴趣地要求参观医疗帐篷。我不停地按下手中相机的快门,记录下这位海军司令员的参观足迹。走进明显比其他帐篷凉爽的一个内科帐篷时,他发现这里只有女医生和女志愿者。志愿者索比亚告诉巴希尔上将:“这里是特设的女性帐篷,我已经在这里服务了2天”。巴希尔上将不停地点头,他转身向彭碧波赞赏道:“你们非常尊重我们的风俗习惯。”当巴希尔上将听守卫营地的海军军官讲到,在昨天傍晚的暴风雨中,中国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先转移抢救危重患者时,他十分感慨:“这就叫同甘共苦,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巴基斯坦三军总长瓦吉德上将与医疗队副队长彭碧波握手告别,他称赞中国医院三个非常
我在采访巴基斯坦三军总长瓦吉德上将
当地时间下午2点,巴基斯坦三军总长塔里克.瓦吉德上将在随从的护卫下走进中国流动医院的指挥帐篷。瓦吉德上将的手中拿着一根长约50厘米的小棍子,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根黄色的、标有记号的小棍子就是象征三军军权的权杖。掌管这根权杖,意味着瓦吉德上将是巴基斯坦三军的“二号”人物。从药物帐篷走到检查帐篷,瓦吉德上将拍过药剂师王凤林的肩膀,握过护士刘星的手,我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赶在队伍前,一边按动相机,一边寻找一次采访的机会。我知道如果征询对方参谋保卫人员的许可,我肯定会被直接拒绝。在瓦吉德上将与医疗队员合影之后,我快步走到他面前,伸出我的手,“我叫吴敏,是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能否请您谈谈您参观中国流动医院的感受,并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由于心情紧张,我的英语发音十分蹩脚,还打了个磕巴。好在瓦吉德上将十分随和,他面带微笑,一点儿也没有因为我的莽撞而生气,十分友好地回答我:“我没有建议,因为我看到的一切都十分好,非常好的医生护士,非常全的药物,还有非常棒的设备。目前灾区十分缺少食物和水,但医药是保障生命健康的基础。我很感谢你们做的一切。”随后,我还得到了与瓦吉德上将单独合影的机会。短短三分钟,却是我难得的人生经历,这是我第一次采访外军的高级官员。
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我骄傲,我是一名到巴基斯坦帮助灾民的中国武警警官。
(战地金花、作家、记者、武警总医院吴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