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应急救援  >  专业队伍
北川灾区 霜刃初试——记海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发布时间:2011-11-03 02:42:59         信息来源:    管理员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7.8级特大地震发生后,海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一行54人临危受命,于5月13日12:10乘坐海口—成都的HU7991班机飞赴四川灾区进行救援。这是一支由省现场工作队16人、救援队35人、省地震医疗队3人组成的专业救援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具有良好素养的队伍,在此次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海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5月13日22:25到达四川省绵阳市,在听取了绵阳市委陈秘书长关于当地灾情的介绍后,得知北川县属此次7.8级地震的重灾区, 队员们纷纷请缨,一致要求到灾害最重、困难最多的地方。5月14日凌晨4:50,经过一路艰辛跋涉到达距北川县城3公里的北川加油站。经与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于6:30兵分两路,赶赴县城和北川中学两处重灾区实施救援,成为第一支赶赴北川县城重灾区的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伍。

  看到震后墙倾楼摧、一片废墟的残烈情景,想象往日人声鼎沸、一派生机的北川县城,救援队员们心情十分悲痛,泪水顿时模糊了视线。这么重的灾情,还有多少幸存着?究竟能救出多少人?队员们在心里默默希望能够多拯救生命,精神就象一张张紧绷的弓弦。突然,“这里有人”的喊声打破了沉寂,队员们蜂拥而上,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救援之中,先后在5处废墟中救出了5人。在营救1个名叫“杨露”的10岁小学生时,队员们一边大声喊着“坚持一下,我们救你”,一边不顾连续不断的余震,冒着建筑物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利用轻型搜救装备实施救援……小杨露被成功救出的那一刻,这些平时硬可流血也不流泪的大男人,忍不住再次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与满脸汗水交织在一起。

  5月14日下午,在北川中学搜救的救援小分队,发现钢筋混凝土废墟中幸存的3名高中学生。在整个救援行动中,队员们一边拿出随身携带的食品和水,想方设法送到被埋压的学生手中;一边忍受着饥渴和劳累,冒着生命危险,硬是在一般认为不可能救援和生存希望渺茫的条件下,终于打通一条长8米的营救通道,于22:30成功救出3名高中生。

  5月15日,中国地震局陈建民局长来到海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搜救现场,慰问全体救援队员并亲自指导了救援工作,鼓励被埋压人员坚定信心,相信党和政府及救援队会尽最大努力将他们抢救出来。当废墟中的幸存者被成功救出后,他们眼含热泪紧握陈建民局长的双手,对救援队全体人员表达了衷心地感谢。当天,救援队先后在县电力公司、县医院宿舍、职业中学和一处受滑坡危胁的桥梁中,成功救出5名幸存者。

  5月16日,他们继续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精神,成功救出3名被埋压人员。由于救援地点环境非常复杂,施救难度和危险性极高,对1名50岁女性幸存者的救援行动已持续超过了23小时之久,但队员们一致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一丝生存的可能,他们就绝不言弃。

  截止到目前,海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此次7.8级特大地震救援行动中,先后成功营救17人,受到了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8229777 Copyright 2011 中国地震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