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应急救援  >  专业队伍
力倾灾区 不辱使命——记奋战在灾区一线的应急处长们
发布时间:2011-11-03 02:39:27         信息来源:    管理员

 

2008512日,历史在这里定格,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的人为之心颤。
    
震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和各省地震局即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集结人员派赴地震灾区。面对如此巨大的灾害,中国地震局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倾全国地震系统之力在灾区开展地震现场工作。各单位的应急处长或作为救援队员、或作为灾害调查人员、或作为损失评估人员,星夜兼程、从四面八方奔向汶川,深入到灾区第一线,为人员搜救、生命抢救、灾情调查和损失评估等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为这场灾难而痛心;他们为这场灾难奋战着;他们是工作在一线的勇士;他们是搜救场地的救援者,在地震灾区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在赵和平副局长和李克指挥长、苗崇刚副指挥长的坚强领导下,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停地工作着……

蜀都达侠,披肝沥胆

陈达,四川省地震局应急处处长,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秘书组组长。512日汶川突发8.0级强烈地震,四川大地顿时山河失色,生灵涂炭,一场灾难来势汹汹。四川省地震局霎时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部门,其中肩负着地震应急专责陈达处长,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去年9月才调到应急救援处当处长的陈达,平日里就正直豁达、行事磊落,颇有侠风。这次既因家乡父老受难,又是自己职责所在,他感同身受,心急如焚。由于地震震断了全川的通讯,电话打不通,手机没信号,灾区究竟情况怎样,大家心里都没底,只知道一定极其严重!陈达立刻着手组织,地震应急工作启动一级响应!地震现场工作队及救援队即刻出发!很快第一批现场工作组和通讯车出发,随后一两个小时,第二批工作组出发,含后勤工作人员等在内的第三批工作组也已准备就绪!他同时与四川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联系汇合,下午五点不到,就带领第三批现场工作组和救援队,走在了赶赴震中汶川的路上!车行至都江堰,便得知前方进入汶川的道路已完全中断,前两批工作组被迫返回,而都江堰的灾情已十分严重:楼倒屋塌、断电断水、交通堵塞。关键时刻,车队被冲散了,又没有有效的通讯手段,陈达坚信:救人是第一位的!他千方百计寻找到省地震灾害救援队,并果断指令其立即折回都江堰市区实施救援。同时,他亲自到都江堰市临时设在路边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询问哪里最需要救援,受领任务后,立即带救援队赶到人员伤亡惨重的都江堰市中医院实施救援,四川省救援队成为在都江堰灾区实施生命救助的第一支专业队伍。13日凌晨,在四川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同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队一起组成“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联合工作队”后,陈达被指挥部委任为秘书组组长,全面负责现场工作协调、信息收集及报送工作。自任秘书组组长以来,他带领秘书组成员,克服种种困难,精神抖擞、争分夺秒地投入到工作中,他说:“越早向政府领导反映哪里受灾最重的情况,那里的人就多一分被救的可能;越多收集到各地灾情和灾民的需求,灾区的人民就多一点生活的希望。”凭着这个信念,他及时收集各方灾情信息,全面反映现场人员工作动态,充分发挥协调沟通作用,组织指导了各方的应急救援工作:13日中午接省地震局后方转来温总理指示后,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并向四川省消防总队及省救援队宣布指示,要求前往绵竹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救援;根据灾情信息,及时向赴川各专业队伍提供救援需求信息,并向公安部消防局提供了新增兵力部署方向建议,为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救援力量奠定了基础;通过努力,协调了俄罗斯救援队在都江堰市开展救援的工作,俄救援队在都江堰成功救出一名幸存者。在汶川地震现场指挥部里,陈达默默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披肝沥胆,一片丹心,赢得了大家从心底里的尊重……

西域郎君,前指参谋

宋立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应急处处长,此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组副组长,是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的技术参谋和助手。通过了解震区灾害情况和破坏现象,与袁一凡教授一起圈定了灾害调查范围,规划灾害调查路线,明确各调查组震害调查的内容和重点。为掌握地震灾害第一手资料,到都江堰市对地震破坏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为宏观上把握工作方向,技术上调整和修正思路提供了依据。为了能把灾情信息及时反馈后方指挥部,他根据以往地震现场工作的经验,向指挥部建议要求各调查组每天汇报调查结果,并根据各调查小组报送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编写分组调查要点和报告提纲下发各组,对提高现场工作队震害调查资料质量和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协调灾区各省灾害损失评估技术工作,通过审核抽样调查点的数据和对各评估区汇总数据的判定,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提出统一灾区调查标准。在灾害调查后期,及时提出开展内业工作的重要性,为资料整理和损失计算抽调了各方面专家来充实灾评组。在震害调查和评估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参谋助手作用。

岭南阿钟,搜救中坚

钟贻军,广东省地震局应急处处长,此次广东赴灾区地震紧急救援队队员,现场指挥部秘书组和灾评组成员。他第一时间随广东地震紧急救援队前往灾区开展救援行动。514日,在都江堰龙潭湾扬子扣电厂宿舍楼、都江堰印刷厂生活区、观江中路居民区参加搜救行动,特别是15日在观江路149号居民区;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救援现场查看房屋结构破坏情况,与救援队现场指挥长共同商讨制定救援方案,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当天15时左右成功救出一名被埋压了72小时的男性青年。516日,接到指挥部命令,经过长途辗转爬涉,连夜穿过塌方滑坡路段,急行军四个多小时抵达南坝镇绵阳市指挥部中转基地,517日一早出发,由于交通不便,道路狭窄险峻,车辆行进速度异常缓慢,下午抵达仅15公里之遥的南坝镇;518日,背负行进,徒步随救援队伍奔赴石坎乡开展人员搜救、卫生防疫、伤员抢救等工作。由于通往去石坎乡的道路因文家坝大滑坡形成的堰塞湖阻挡变得异常难行,道路严重毁坏,桥梁全部垮塌,滑坡带上随时都有碎石滚下,他不畏艰险,克服通信基本中断、后勤保障依靠肩扛手提等困难,自辟道路,徒步穿越开展搜救、医疗、疏散居民等救援行动。519-20日,随救援队还开展运送救援物资,安置避难居民等任务,作为进入该地区的首支救援部队,连续奋战13小时圆满完成送药、送粮、防疫洗消和转移伤员等任务。521日,接到命令撤出了南坝镇。按照现场指挥部的要求,522日到达都江堰参加地震现场联合工作队行动,成为指挥部的一员,开展资料整理,行业报损数据核实等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燕赵勤者,思辩解惑

张勤,河北省地震局应急处处长,现场指挥部秘书组和灾评组成员。甫到灾区就前往重灾区都江堰市破环较重的幸福小区、聚源中学进行震害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灾情和灾民安置资料,与都吉夔一道提出了安置灾民场所选址的建议,供政府安置灾民参考,也为内业工作开展,整理震害调查资料,核实行业上报灾害损失数据提供了依据。此次特大地震破坏大、灾害重、影响广,对灾害评估是巨大的挑战,面临着新的课题,为了做好大型企业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根据指挥部的安排,他带领评估小组到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什邡分厂、汉旺东方汽轮机厂和安县电力公司试点进行震害调查,参加了对江油电力系统的震害调查工作,完成了灾害调查报告,为大型企业和生命线工程灾害评估提供了样本。此次特大地震对灾区社会经济发展也造成重大影响,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没有先例可循,在现场灾害调查和国内外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灾区实际,他与指挥部其他成员一起提出并建立了此次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计算方法。

齐鲁一都,精益求精

都吉夔,山东省地震局应急处副处长,现场指挥部秘书组和灾评组成员。14日上午8点到达现场指挥后,为改善工作条件立即与先期到达的宋立军处长为指挥部搭建工作台; 协调山东救援队救援工作;根据指挥部安排,收集各省救援队、现场工作队信息以及开展各地灾害数据统计等工作。为了了解灾区灾情,前往重灾区都江堰市破环较重的幸福小区、聚源中学、都江堰中学新校进行震害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灾情和灾民安置资料,与张勤等人提出了安置灾民场所选址的建议,供政府安置灾民参考,也为内业工作开展,整理震害调查资料,核实行业上报灾害损失数据提供了依据。此次特大地震破坏大、灾害重、影响广,对灾害评估是巨大的挑战,面临着新的课题,为了做好大型企业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根据指挥部的安排,他带领评估小组到绵阳市开展企业震害调查和报告编写工作,参加了什邡市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此次特大地震对灾区社会经济发展也造成重大影响,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没有先例可循,在现场灾害调查和国内外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灾区实际,在指挥部其他成员帮助下编制了此次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计算方法,完成了间接损失评估和报告编写。

金陵民姐,救援支撑

邓民宪,江苏省地震局应急处处长,江苏赴灾区地震紧急救援队工程专家组成员。513日,她接到救援队出动命令,立即带上几天的换洗衣服和现场工作装备,背着应急包前往江苏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集结。2020她们带着行李和给养上了绵阳市消防支队征用的大巴车。车穿过密集的雨帘在颠簸中艰难地前行,她在闷得透不过气的车里,闭上双眼,思念着灾区等待救助的生命,万分焦急,心里一遍遍呼喊:快点开,快点开。514日,她们徒步进入重灾区——北川县城。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有些楼房被山体滑坡的滚石覆盖,连碎砖块也看不见了。所有的街道都堆满了垮塌房屋的残砖碎瓦和山上滚下的石块,没有路,爬过废墟、绕过滚石向救援现场前进。分为三个救援小组,分别在县政府、县幼儿园和县委开展救助行动。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6点,她们共救出11人(其中4个孩子)。救援队员冒着余震下废墟或危房二次坍塌的危险,争分夺秒的施救。516日,是抵达北川县城的第三天了,现场依然停水停电。也三天没有洗脚了,身上一股酸臭味。早上捧起河水抹抹脸,喝口矿泉水漱漱嘴,就算完成一天的梳妆了。最困难的就是上厕所,看来只好把住入口关了,一天一瓶矿泉水,一卷饼干,限量进食。她在救援中充分发挥了工程专家的作用,为成功施救作出了极大贡献。对北川县社保局熊吉才的救援工作是从516日早上740开始的,熊吉才被埋压房屋为六层砖混结构,整体倒塌,他被困一层。环境恶劣,救援困难。救援过程调集了大型设备:大吊车、凿岩机、破拆工具等。吊除房顶、层压重物。她爬上废墟观察作业面,发现半边坍塌的房屋废墟全压在两块预制楼板上,已不能再使用大型设备起吊,否则会发生垮塌。立即调整了救助方案,改用小型设备实施。到517日下午2030成功救出。

三晋晓盛,协调有方

侯建盛,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应急处处长,承担了地震现场的秘书信息和大量的组织协调任务。地震后,他很快清醒的认识到秘书组是前后方震情、灾情信息汇集和传递桥梁,是现场联合工作队队员调用和派遣命令的发出地;是现场工作指挥部的参谋;是指挥部大量文字和协调处理工作中心。他带领秘书组收集了大量的震情、灾情、救援等信息,完成了现场工作简报23期,现场快讯35期,将这些信息及时上报国务院指挥部和中国地震局,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了第一手翔实资料。这次特大地震造成的灾害之重,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需要经验丰富的现场应急工作人员来灾区开展灾评工作。他根据自己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和以往掌握的情况很快调用了云南、新疆、广东、山东、河北等省现场工作人员驰援灾区地震现场灾评和科考工作。他还协助苗崇刚副指挥长组织大家一起开创了特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震害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在灾区紧急救援、灾害评估工作开展的同时,他就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发震构造和震害调查、灾民安置、房屋鉴定的工作,他与大家一道为指挥部工作出谋划策,组织大家为灾区政府前线指挥部就震后灾民安置、房屋鉴定、恢复重建提出了建议,组织编写了《关于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议》和《震区房屋安全性应急鉴定工作方案》,为地震现场转入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准备。在过去的日日夜夜里,他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特别是震后的前两天,几乎没有合眼,困到极点站着都能睡着,几天来没有洗过澡,没有刮过脸,撑着疲惫的身体为抗震救灾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是好样的。

 

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8229777 Copyright 2011 中国地震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