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以后,随着地震管理系统的建立,汉城市政府逐步制定了几项管理突发地震的公共措施,这些措施效率高而且很实用,值得借鉴。
本文主要介绍了汉城市政府和韩国中央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中有关防震减灾的几项重要措施。
建筑法规
在韩国,根据建筑法规和特别建筑物法律,特别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早已经制定。然而,直到1978年HONGSEONG地震后,才促使韩国在1988年明确了一般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责任,建设部(MOC)在建筑法规加固条例和建筑结构方面制定了一些标准,要求所有建筑的设计必须承受7级地震。
因此,可以认为多数1988年后的建筑都有抗震设计。而1988年以前建的高层建筑可认为是没有抗震设计的。
1988年后更多的抗震设计标准被加入到其他一些具体的建设区。如公路、桥梁、石油和液化器存储设施、铁路、海港、渔港、水坝以及农业产品的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还在机场、城际公路、防洪闸门和排水设备、供水设备、发电厂、排污系统等的设计中增加了抗震标准。
根据2001年汉城市政府综合地震预报计划,现存各类型建筑都必须按照抗震设计标准,在1999年至2005年的7年内对其抗震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必要的话,要对结果进行调查,而且,要通过年管理计划对建筑进行加固。
防震演习
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后,韩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韩国历史上首次防震演习。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韩国政府一直在实施每月一次的国防演习项目。在1995年3月的国防演习日当天,全国进行了全国防震演习。地方政府、警察、韩国电力公司以及韩国电信联合进行了预防通讯设施悬挂、停电、缺水以及火灾等事故同时发生的演习。而且,在国防成员演习会议上还对疏散、应急对策和救援步骤进行了指导。之后,许多部门又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多次的防震演习。例如,韩国气象管理局在2001年6月11日进行了减轻海啸可能造成的灾害的“海啸对策模拟演习”。
汉城市政府将地震应急作为国防课程的必修课,而且专门开设了地震应急处理实践课并广泛宣传。
地震灾害图
1997年6月,韩国建设和交通部制订了一份韩国地震灾害图,作为不同的建筑和设施抗震设计标准的参考资料。这份于1997年6月完成的图纸分别包含了诸如以前的地震记录和灾害区划等的信息。建设和交通部根据这份图设立“地震区域”,并对这些地区的建筑和设施采取更严格的安全设计标准。
汉城市政府计划在2010年底之前制订出一份更详尽的地震灾害图。
地震与火灾安全体验中心
2000年2月,汉城市政府决定建立一所公民安全体验中心。在这里,大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火灾、地震和煤气泄漏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另外,中心还将提供安全教育。中心大楼计划建成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并装备成诸如地震、洪水、建筑物倒塌、火灾、煤气泄漏等灾害发生时的场景。大楼将于2003年建成,有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将在中心进行。另外中心还将配备一些体育锻炼设施,如攀岩墙和运动场。
房屋保险计划的引入
韩国政府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引入一项社会保障型房屋保险计划。这个计划将对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房屋损失进行补偿,这些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和台风。政府管理和内政部对台风、洪水、雨雪、地震和干旱造成的房屋损失的补偿已经占到了政府津贴中损失费用的25%。并建议这个系统应该由房屋保险计划来替代,让政府和房主共同分担这笔费用。根据此项建议,居民必须支付25%的保险费,政府将支付其余部分。
为此,政府管理和内政部要求计划预算部分配150亿元(每年用于修复费用的平均数)作为房屋保险基金,还建议修改有关法律,如“自然灾害对策法案”。保险金的发放将根据地区的不同区别对待,发放等级根据灾害的可能性等综合数据来划分。保险的预算将根据损失的级别来确定,而且比目前的预算要高。政府计划先在洪水区试用这个机制,然后再逐渐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这个机制。
快速反应计划
快速反应计划是一项快速、有效的震后反应计划。这个计划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如美国、日本和台湾经过了无数次的考验和实践的验证。汉城市政府在2001年也采取了一项快速反应计划,由一个加速计网、实时观测网、地震损失方案数据库和反应方案数据库构成了一个快速反应机制,该反应机制是快速反应计划的一部分。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通过在政府和公共机构设立地震仪来构建加速度计网,并且以最小的代价将这些加速度计连网。
据《应急与救援》